「閏秒成為一大干擾的主要原因是有許多系統都沒有做好正確因應這一秒的準備,」任職於科羅拉多州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的物理學家裘達.列文(Judah Levine)說。他表示,閏秒發生的時間並不規則,也使得程式工程師難以測試他們的解決方案。
增加時間
在華盛頓特區美國海軍天文臺(United States Naval Observatory)擔任授時服務首席科學家的迪米崔.馬察基斯(Demetrios Matsakis)說,閏秒出現的時間不規則,是因為地球自轉的速度會改變。地球自轉的速度在放慢,但是減慢的方式無法預料。所以有些自轉週期需要的閏秒會比其他時候多。
國際地球自轉與參考系統服務組織(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持續監控地球,並且向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ITU)提出加上閏秒的建議。ITU則是最後決定要不要使用閏秒的單位。
列文說,上一次增加閏秒是在2012年,但是在1980年代初期,時間科學家每年都會加上閏秒。
第一次採用閏秒是在1972年,美國國家航太博物館(Smithsonian’s 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的地理學家安德魯.強斯頓(Andrew Johnston)指出,當時的原子鐘與天文鐘已經相差了十秒鐘。於是研究人員在1972年時一口氣把全世界的時鐘多加了十秒。